首页

冥妃女王调教服务员

时间:2025-05-23 18:13:29 作者:侨界架起“中东欧通道” 企业出海又添新选择 浏览量:29401

  中新社厦门2月22日电 (刘文文 彭莉芳)两百多年前,筼筜湖只是厦门岛内一处内湾渔港,已凭“月斜潮落,满江渔火”的热闹景致为人称道。如今的筼筜湖,渔火不再,仍是两岸灯如昼,以“城市会客厅”之姿演绎另一况味的筼筜夜色。

  在此流连忘返的游人,已无法从筼筜湖的绿岸清水间,感受当年臭气熏天、鱼虾绝迹的阵痛。但这一湾碧水,却实在见证了厦门的生态蜕变。

  20世纪80年代,筼筜湖曾是厦门的“疮痍”。这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蚊蝇滋生,路人经过无不掩鼻,汽车路过要提前关窗,民间甚至出现了“厦门厅堂的马桶”等戏谑称号,治理迫在眉睫。

综合治理前的筼筜湖,垃圾遍地。 (厦门市政府 供资料图)

  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厦门开始了筼筜湖生态修复之路:依法治湖,为综合治理“保驾护航”;截污处理,为湖区水质除去“病源”;清淤筑岸,为筼筜湖根治“病灶”;搞活水体,让筼筜湖畅通“经脉”;美化环境,为筼筜湖调理“气色”。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筼筜湖水质显著改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昔日“臭水湖”成为如今高颜值的“城市会客厅”、厦门的“新名片”。筼筜湖的综合治理也为厦门城市治水、生态建设蹚出了新路子。以此为起点,厦门海洋生态修复从河湖向海洋、从海域到全域不断拓展,厦门逐步完成生态蜕变。

2024年1月,厦门市民和游客在筼筜湖畔游览。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如今走在厦门,一步一景一画卷。杏林湾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五缘湾推窗望绿,风景如画;同安湾清溪入海,水清滩净……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卢丽华表示,36年来,“厦门实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生动诠释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得益于持续的海洋生态修复,厦门走上了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之路,“蓝色”产业加速崛起。

  目前,五缘湾片区已建成厦门国际游艇汇、帆船港,吸引了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并由此延伸到高端酒店、商业综合体等文旅产业。

  “曾经的‘烂潮滩’能蜕变为如今模样,不得不说是个奇迹!”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王达说。

2024年1月,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内,许多黑天鹅在水中游弋。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坐落于同安湾的环东滨海旅游浪漫线,利用滨海自然景观优势,打造了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于一体的热门度假目的地。一边是阳光海岸沙滩,一边是连片成群的高端度假酒店,沿途的红树林、公园相映成趣。

  “没有生态修复,没有景观吸引,是招不来产业的。”回忆这里十几年来的巨大变化,厦门市同安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郭三温无限感慨。

  近年来,厦门海洋经济、文旅经济等发展成效显著增强。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刘琼介绍,去年厦门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高于全国近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0%,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万元(人民币)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从筼筜之变到生态之城,厦门绘就了海洋生态修复的壮丽图景。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湖带动一座城”,成为具有厦门辨识度、全国影响力、世界美誉度的标志性成果,也为破解滨海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如今的厦门,无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美誉。曾经的“疮痍”早已消失不见,但在白鹭洲东公园的“筼筜故事馆”内,筼筜故事仍在被一遍遍讲述。(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每日一习话】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菲火山地震研究所发布的详细信息显示,首次5.3级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7时16分,震中位于奎松省霍马利格岛东北约42公里处的海域,震源深度2公里。奎松省和北甘马磷省震感强烈,首都大马尼拉地区的奎松市亦有轻微震感。随后,7时55分在霍马利格岛东北约38公里处的海域再次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公里。大马尼拉地区的奎松市和马卡蒂市均有明显震感,居民在室内可感受到持续数秒的晃动。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886名运动员包括36名奥运冠军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如何用好人工智能技术,艾伯乐提出,创新包含很多要素,需要齐头并进,才能真正成功。要想在创新浪潮中处于前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必须创造一个强有力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让学术界和整个社会都涌现创新热潮。由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大部分都是无形的,是智力和知识层面的,投资人需要很强的信心,即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是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呼和浩特清泉街社区:11个民族结邻里 奏响团结“和谐曲”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无论从本次展览内容看,还是从举办展览的初衷看,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都得到有力印证。

54亿港元!复星医药拟私有化复宏汉霖

喜人团建环节着力打造一场属于喜剧人的“疯狂年会”,汇集最诙谐、最反转、最幽默的喜剧人,也有最新颖、最颠覆、最治愈的现场互动,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探讨喜剧创新与未来。

江苏一高校搭建教育数字化教学研究基地

在肯尼亚加里萨郡,中企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不排放温室气体又缓解肯尼亚“电荒”;中国的节水梯田模式“拷贝”到埃及,在西奈半岛山区涵养水源;非洲“绿色长城”有中国技术支持,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注入信心和动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